孟子及其弟子著〔春秋战国〕
原文:
孟子曰:“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若禹、皋陶,则见而知之;若汤,则闻而知之。由汤至于文王,五百有余岁,若伊尹、莱朱则见而知之;若文王,则闻而知之。由文王至于孔子,五百有余岁,若太公望、散宜生,则见而知之;若孔子,则闻而知之。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然而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
注释:
暂无
译文:
孟子说:“从尧舜到商汤王,经历了五百多年;象禹和皋陶,那是见到而且知晓的;象商汤王,则是通过传闻才知晓的。从商汤王到周文王,又经历了五百多年,象伊尹、莱朱,那是见到而且知晓的;象周文王,则是通过传闻才知晓的。从周文王到孔子,又经历了五百多年,象太公望、散宜生,那是见到而且知晓的;象孔子,则是通过传闻才知晓的。从孔子到现在,有一百多年,离开圣人的时间还没有多远,距离圣人的故乡又这么近,但是却没有能继承的人了,恐怕也不会再有能继承的人了。”
评析:
孟子在此段文言文中,纵贯历史长河,上溯尧舜,下及孔子,乃至孟子所处的时代,表达了对于历史传承与圣人之道断绝的感慨。他以时间为线索,将中国上古的历史划分为几个重要的时期,通过对于各个时期重要人物的评述,构建了一幅历史与道统传承的宏大画卷。
孟子首先回望远古,从尧舜到汤,这五百多年的历史里,有如禹、皋陶这样的圣人,他们的智慧和德行是通过直接观察和体验而得知的。到了商汤时期,虽然人们不能亲眼见到尧舜,但还可以通过听闻来了解他们的教诲。这一阶段的描述,展现了历史传承的直接性,人们与圣人的教诲没有太多的隔阂。
接着,孟子将视线移至商周到春秋时期,由汤到文王再到孔子,又是五百多年的历史变迁。在这个阶段,伊尹、莱朱等人是通过亲身经历而了解到文王的德政;而后来的人们则只能通过传闻来了解文王。孔子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他的学说和德行也只能通过书简和口耳相传得知。孟子似乎在暗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于圣人的理解逐渐变得间接和模糊。
最后,孟子回到自己所处的时代,距离孔子只有百余年。他感慨道,尽管去圣人之世不远,近圣人之居甚矣,但在这个时代却难以找到真正能够传承和实践圣人之道的人。这种对于时代变迁和道统失落的忧虑,透露出孟子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于未来的期望。
这段文言文体现了孟子深厚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自觉。他通过对于历史的回顾和对于道统传承的关切,表达了自己对于时代变革和文化衰落的深刻忧虑。同时,孟子的行文也展现了他作为儒家学者的语言艺术和修辞手法。他运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使得整段文字节奏鲜明、气势磅礴;而通过对于不同历史时期和人物的精准描述和评价,展现了他对于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洞察。
总的来说,这段文言文不仅是孟子对于历史和道统传承的一次深刻反思,也是他对于时代变革和文化衰落的一次有力批判。它对于我们理解孟子的思想、把握儒家文化的精髓以及思考当今社会的文化传承问题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孟子首先回望远古,从尧舜到汤,这五百多年的历史里,有如禹、皋陶这样的圣人,他们的智慧和德行是通过直接观察和体验而得知的。到了商汤时期,虽然人们不能亲眼见到尧舜,但还可以通过听闻来了解他们的教诲。这一阶段的描述,展现了历史传承的直接性,人们与圣人的教诲没有太多的隔阂。
接着,孟子将视线移至商周到春秋时期,由汤到文王再到孔子,又是五百多年的历史变迁。在这个阶段,伊尹、莱朱等人是通过亲身经历而了解到文王的德政;而后来的人们则只能通过传闻来了解文王。孔子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他的学说和德行也只能通过书简和口耳相传得知。孟子似乎在暗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于圣人的理解逐渐变得间接和模糊。
最后,孟子回到自己所处的时代,距离孔子只有百余年。他感慨道,尽管去圣人之世不远,近圣人之居甚矣,但在这个时代却难以找到真正能够传承和实践圣人之道的人。这种对于时代变迁和道统失落的忧虑,透露出孟子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于未来的期望。
这段文言文体现了孟子深厚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自觉。他通过对于历史的回顾和对于道统传承的关切,表达了自己对于时代变革和文化衰落的深刻忧虑。同时,孟子的行文也展现了他作为儒家学者的语言艺术和修辞手法。他运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使得整段文字节奏鲜明、气势磅礴;而通过对于不同历史时期和人物的精准描述和评价,展现了他对于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洞察。
总的来说,这段文言文不仅是孟子对于历史和道统传承的一次深刻反思,也是他对于时代变革和文化衰落的一次有力批判。它对于我们理解孟子的思想、把握儒家文化的精髓以及思考当今社会的文化传承问题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