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典籍>四书五经>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一节

孟子

尽心章句下·第二十一节

孟子及其弟子著〔春秋战国〕

原文:

      孟子谓高子曰:“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注释:

蹊:小路。
间:间或,断断续续、狭窄。
介:独特。介然:单一。
为间:形容时间短。
径:山坡。

译文:

      孟子告诉高子说:“山上的小路是断断续续踩踏出来的,有了独特的用途也就成了道路。如果断断续续不用,就会被茅草堵塞。如今茅草已经堵塞了你的心路。”

评析:

      孟子在与高子的对话中,以山径之路的道理,喻其心志之道,寓言深远而富有哲理。这段话不仅体现了孟子的思想观点和人格魅力,也展示了他独特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技巧。
      首先,从历史背景来看,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思想活跃的时代。孟子作为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思想主张德治,主张人性本善,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与高子的对话中,孟子以山径之路为喻,寓言他的人生哲学和道德观念,体现出他坚定的儒家立场和深厚的道德修养。
      其次,从作者的观点态度看,孟子坚信“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他认为,人的心志就像山径之路,只有经常使用,才能形成通畅的道路,否则就会被茅草堵塞,无法前行。这种观点积极倡导人们要坚持不懈地修炼自己的心志,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和持久性,充分体现了孟子的道德关怀和人文关怀。
      再次,从写作思路看,孟子巧妙地将山径之路与人的心志相比喻,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他的思想。他首先以“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引出主题,然后以“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深化主题,最后以“今茅塞子之心矣”点明主题。这种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写作思路,使得他的思想观点更加鲜明,更加深入人心。
      最后,从修辞手法和表现技巧来看,孟子以山径之路为喻,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他的思想。他运用了比喻和寓言等修辞手法,使得他的思想观点更加生动,更加深入人心。此外,他的语言简洁明快,富有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总的来说,孟子以山径之路为喻,寓言人生哲理,表达了他对于道德修养的深刻认识和坚定主张,体现了他深厚的儒家学养和人格魅力。这段话不仅是孟子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他独特的修辞技巧和表现手法的典范,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赏析。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