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典籍>四书五经>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四十六节

孟子

尽心章句上·第四十六节

孟子及其弟子著〔春秋战国〕

原文:

      孟子曰:“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尧舜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务也;尧舜之仁不遍爱人,急亲贤也。不能三年之丧,而缌小功之察;放饭流歠,而问无齿决,是之谓不知务。”

注释:

缌:(sī)古代丧服名。五种丧服之最轻者,以细麻布为孝服,服丧三个月。
小功:指五种孝服中次轻的一种,为期五个月。
歠:(chuò)饮、喝。
当务:当前之务。
问无齿决:问,讲求;齿决,用牙齿咬断。古代饮食起居讲究礼,吃干肉须用手折断送入口中而不能用牙齿去咬断。相对放饭、流歠的不礼貌举动,齿嚼干肉小多了。

译文:

      孟子说:“有知的人无所不知,他们总是以当前的事务为先;能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的人无所不爱,他们总是以亲近贤者为要务。尧和舜知晓万物但不遍及万物,因为他们总是急于当前的重要事物。尧和舜的仁爱不遍及所有的人,因为他们总是急于亲近贤者。不能服三年之丧,而对于三个月、五个月的丧服却很明察;大吃猛喝,而又考究不损伤牙齿的食物的人,这就称之为不识时务。”

评析:

      此段文言文为孟子所论“知务”之道,内涵丰富,言简意赅,展现了孟子对于知识、仁爱及事务处理的独到见解。
      孟子开宗明义:“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其意在于阐明真正的智者并非无所不知,而是能够明确何为当务之急;仁者亦非泛爱众人,而是懂得先亲近贤者。这种对于知与仁的界定,既避免了过于宽泛的理解,又突出了其核心价值。在孟子的观念中,知识的广博并非关键,关键在于能否把握重点、明辨是非;仁爱亦非盲目之爱,而是有目标、有重点的爱。
      “尧舜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务也;尧舜之仁不遍爱人,急亲贤也。”孟子以尧舜为例,进一步说明知与仁的应用。尧舜作为古代圣君,其智慧并非体现在事事皆知,而是能够优先处理国家大事;其仁爱也非对每个人都无差别地施予,而是特别重视亲近贤者。这种以大局为重、以优先为急的智慧和仁爱,正是孟子所推崇的。
      “不能三年之丧,而缌、小功之察;放饭、流歠,而问无齿决,是之谓不知务。”此句则通过对比,揭示了不知务者的表现。这类人往往拘泥于琐碎细节,却忽视了更为重要的事务。如不能守孝三年,却过分在意缌麻、小功等细微礼节;在饮食上放纵自己,却连基本的咀嚼都做不到。这种行为的背后,实际上是对于真正重要事务的忽视和无知。
      孟子的这段论述,不仅体现了其对于知与仁的深刻理解,也展现了他对于事务处理的精明见解。在当今社会,这种明确目标、抓住重点、不被琐碎牵绊的智慧和仁爱观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纷繁的世界时,应有清晰的认知和明确的目标,方能不被琐碎所困,真正做到“知务”。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