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典籍>四书五经>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九节

孟子

尽心章句上·第三十九节

孟子及其弟子著〔春秋战国〕

原文:

      齐宣王欲短丧。公孙丑曰:“为期之丧,犹愈于已乎?”
      孟子曰:“是犹或紾其兄之臂,子谓之姑徐徐云尔,亦教之孝弟而已矣。”王子有其母死者,其傅为之请数月之丧。公孙丑曰:“若此者,何如也?”
      曰:“是欲终之而不可得也。虽加一日愈于已,谓夫莫之禁而弗为者也。

注释:

期:一年。
愈:胜过。
已:止。

译文:

      齐宣王想缩短丧期。公孙丑说:“只服丧一年,还是比不服丧要好吧?”
      孟子说:“这就好象有人扭他哥哥的胳膊,你却劝‘你慢一点,轻一点’一样,应该教育他孝顺父母,恭敬兄长。”
      王子中有死了母亲的,他的师傅为他请求服丧几个月。公孙丑说:“象这种情况该怎样处理呢?”
      孟子说:“他这是想服丧三年但客观条件不允许。即使是多服丧一天也比不服丧好,我说的是针对没有人禁止他服丧但他却不肯服丧的那种人。”

评析:

      此段文言文,出自孟子与公孙丑之对话,围绕“齐宣王欲短丧”这一事件展开,触及了古代丧礼的时长问题及其背后的伦理道德观。孟子以其独特的说理方式,既体现了对礼的尊重,又展示了对“人心向善”的坚持,发人深省。
      历史背景方面,古代的丧礼时长往往与孝道紧密相连。长时间的服丧被视为对逝者深厚的感情与尊重,也是子女尽孝的一种表现。齐宣王欲短丧,无疑是对这一传统的挑战,也自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
      孟子的回应中,首先以“是犹或紾其兄之臂,子谓之姑徐徐云尔”作比,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对齐宣王行为的不满。这种比喻不仅巧妙,而且富有情感色彩,使读者能够直观感受到孟子的立场和情感。接着,“亦教之孝悌而已矣”一句,既是对齐宣王的批评,也是对其的期望和教诲。
      对于王子傅为之请数月之丧的情况,孟子则认为“是欲终之而不可得也”。这表明,虽然王子的请求在形式上更加符合传统孝道,但由于其内心的动机并非纯粹出于孝,因此并不能得到真正的赞扬。这种对内在动机的强调,体现了孟子对于“心”的重视,也进一步突显了其人性本善的观点。
      在修辞手法上,孟子运用了比喻、对比等多种技巧,使得其论述既具有说服力又具有感染力。尤其是在表达对齐宣王的不满时,孟子并未直接指责,而是通过比喻来引导读者自行体会,这种委婉而巧妙的方式,既避免了直接的冲突,又达到了劝诫的目的。
      此外,从情感和意境的角度来看,这段文言文也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意境。无论是公孙丑的担忧、齐宣王的挑战还是孟子的不满与期望,都通过简洁而富有力量的文字得到了充分的表达。这种情感和意境的交织使得这段文言文具有了超越时空的魅力,能够引发读者对于孝道、礼仪等永恒主题的深入思考。
      总的来说,这段文言文不仅展示了孟子高超的说理技巧和深邃的伦理思想,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古代礼仪制度与现代伦理观之间关系的绝佳视角。通过深入挖掘这段文字背后的历史、文化、哲学内涵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智慧的光芒启迪现代社会的道德思考与实践。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