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典籍>四书五经>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二节

孟子

告子章句上·第十二节

孟子及其弟子著〔春秋战国〕

原文:

      孟子曰:“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

注释:

信:(shēn)同“伸”。《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之神,以致用也。”《周礼·考工记》:“引而信之,欲其直也,信之而直,则取材正也。”《汉书·律历志》:“丈者,张也。引者,信也。”这里用为舒展开、伸直之意。
不知类:不知轻重,舍本逐末。

译文:

      孟子说:“有一个人的无名指弯曲而不能伸直,但并不疼痛而且不妨碍做事,如果有人能替他伸直,哪怕是到秦国、楚国去治疗,他也不会觉得路途遥远,这是因为他的指头比不上别人。指头比不上别人,就知道厌恶;良心比不上别人,却不知道厌恶,这就叫不知道轻重缓急。”

评析:

      此段文言文引自孟子,借无名之指弯曲不能伸直为喻,深刻阐述了人性的一个重要问题:对自身不足的觉察与改恶从善的意愿。短短数语,既体现了孟子的敏锐观察与高超表达,又饱含了丰富的哲理与人生智慧。
      孟子首先设定了一个日常生活的场景:一个人无名指弯曲不能伸直,虽然不危及生命,但足以引起人的不安。人们为了治疗这个小小的缺陷,不惜长途跋涉,求助于远方的名医。这是因为人们本能地厌恶身体的缺陷,追求完美与健康。
      但孟子话锋一转,指出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人们在道德品质上的缺陷。他说:“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 身体的缺陷显而易见,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改正,但心灵的缺陷却往往被忽视。人们容易看到别人手指的弯曲,却难以看到自己内心的扭曲。即使内心充满了邪恶与不足,也往往自以为是,不思悔改。
      孟子在这里运用了对比和夸张等修辞手法,使得论述更加鲜明有力。他通过身体的缺陷来类比心灵的缺陷,提醒人们应当像关注身体健康一样关注心灵的健康。这是一种高超的说理艺术,既生动形象,又富有感染力。
      此外,孟子的这段话还体现了他的人性观和教育观。他认为人性本善,但也承认人性有恶的一面。因此,他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引导人们发现并改正自己的不足,实现人性的完善。
      这段文言文虽然简短,但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它告诫我们,人应当时刻警醒自己的不足,不仅要关注外在的形象,更要关注内在的品德。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自我提升与完善。这也是孟子一贯倡导的做人之道:追求内在的美与善,而非外在的华而不实。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