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及其弟子著〔春秋战国〕
原文:
孟季子问公都子曰:“何以谓义内也?”
曰:“行吾敬,故谓之内也。”
“乡人长于伯兄一岁,则谁敬?”曰:“敬兄。”
“酌则谁先?”曰:“先酌乡人。”
“所敬在此,所长在彼,果在外,非由内也。”公都子不能答,以告孟子。
孟子曰:“敬叔父乎?敬弟乎?彼将曰‘敬叔父’。曰:‘弟为尸,则谁敬?’彼将曰‘敬弟。’子曰:‘恶在其敬叔父也?’彼将曰:‘在位故也。’子亦曰:‘在位故也。庸敬在兄,斯须之敬在乡人。’”季子闻之曰:“敬叔父则敬,敬弟则敬,果在外,非由内也。”公都子曰:“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然则饮食亦在外也?”
曰:“行吾敬,故谓之内也。”
“乡人长于伯兄一岁,则谁敬?”曰:“敬兄。”
“酌则谁先?”曰:“先酌乡人。”
“所敬在此,所长在彼,果在外,非由内也。”公都子不能答,以告孟子。
孟子曰:“敬叔父乎?敬弟乎?彼将曰‘敬叔父’。曰:‘弟为尸,则谁敬?’彼将曰‘敬弟。’子曰:‘恶在其敬叔父也?’彼将曰:‘在位故也。’子亦曰:‘在位故也。庸敬在兄,斯须之敬在乡人。’”季子闻之曰:“敬叔父则敬,敬弟则敬,果在外,非由内也。”公都子曰:“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然则饮食亦在外也?”
注释:
孟季子:人名,情况不详,有三种说法,姑且不论。
尸:指古时祭祀时以儿童作为受祭的代理人。
庸:平常。
恶:疑问词,怎么。
斯须:暂时的。
酌:斟酒。
尸:指古时祭祀时以儿童作为受祭的代理人。
庸:平常。
恶:疑问词,怎么。
斯须:暂时的。
酌:斟酒。
译文:
孟季子问公都子说:“为什么说行为方式是内在的呢?”
公都子说:“对人表达内心的敬意,所以说是内在的。”
孟季子问:“有一个乡里的人比你兄长大一岁,该尊敬谁呢?”
公都子说:“尊敬兄长。”
孟季子问:“倒酒时先给谁斟呢?”
公都子说:“先给乡里人。”
孟季子说:“你内心尊敬的是兄长,所表现出的却是恭敬对待他人,可见行为方式是外在的,不是由内心发出的。”
公都子不能应答,便把这事告诉孟子。
孟子说:“应该尊敬叔父呢?还是尊敬弟弟呢?他会说:‘尊敬叔父。’你说:‘弟弟是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人,那该尊敬谁呢?’他会说:‘尊敬弟弟。’你就说:‘为什么又说要尊敬叔父呢?’他会说:‘这是因为地位的缘故。’你就说:‘是因为地位的缘故,需要尊敬兄长,但在不同的场合就该恭敬地对待他人。’”
孟季子听了这些话后,说:“在这种情况下尊敬叔父,在那种情况下尊敬弟弟,这毕竟是外在情况决定的,并不是由内心发出的。”
公都子说:“冬天则喝热汤,夏天则喝凉水,那么饮食是由外在的天气所决定的吗?”
公都子说:“对人表达内心的敬意,所以说是内在的。”
孟季子问:“有一个乡里的人比你兄长大一岁,该尊敬谁呢?”
公都子说:“尊敬兄长。”
孟季子问:“倒酒时先给谁斟呢?”
公都子说:“先给乡里人。”
孟季子说:“你内心尊敬的是兄长,所表现出的却是恭敬对待他人,可见行为方式是外在的,不是由内心发出的。”
公都子不能应答,便把这事告诉孟子。
孟子说:“应该尊敬叔父呢?还是尊敬弟弟呢?他会说:‘尊敬叔父。’你说:‘弟弟是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人,那该尊敬谁呢?’他会说:‘尊敬弟弟。’你就说:‘为什么又说要尊敬叔父呢?’他会说:‘这是因为地位的缘故。’你就说:‘是因为地位的缘故,需要尊敬兄长,但在不同的场合就该恭敬地对待他人。’”
孟季子听了这些话后,说:“在这种情况下尊敬叔父,在那种情况下尊敬弟弟,这毕竟是外在情况决定的,并不是由内心发出的。”
公都子说:“冬天则喝热汤,夏天则喝凉水,那么饮食是由外在的天气所决定的吗?”
评析:
孟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他的思想主张以仁爱为核心,主张人性本善,他的许多观点都深深影响了后世。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的是孟季子与公都子关于“敬”的讨论。孟季子询问公都子关于“敬”的问题,公都子无法回答,便向孟子请教。孟子以“敬叔父”与“敬弟”为例,解释了“敬”的原则,并以此批驳了公都子的观点。
首先,孟子将敬的对象分为了两个层次,一个是长辈,一个是同辈。他用“敬叔父”和“敬弟”两个例子,说明了敬的主体不在于对象的年龄大小,而在于对象的身份地位。在古代社会,尊卑有序是社会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孟子通过这个例子,强调了尊卑有序的重要性。
其次,孟子的观点体现了儒家的人伦理念。儒家认为,人伦之间的关系是社会秩序的基础,而敬是维护人伦关系的重要手段。孟子在回答公都子的问题时,强调了敬的对象不仅仅是年龄大的人,还包括身份地位高的人。这种观点体现了儒家的人伦道德,即尊卑有序,长幼有序。
再次,孟子的答复体现了他的辩证法思维。他不是简单地回答公都子的问题,而是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导公都子对“敬”的理解,这种辩证法的思维方式,体现了孟子的智慧和敏锐。
文章的语言简洁明快,论述深入浅出,充分体现了孟子的语言艺术和辩证法的运用。在修辞手法上,孟子运用了设问、反问等手法,使文章的逻辑更加严密,也使读者更易理解其观点。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是孟子儒家思想的典型代表,其深入浅出的论述方式和独特的辩证法思维,使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的是孟季子与公都子关于“敬”的讨论。孟季子询问公都子关于“敬”的问题,公都子无法回答,便向孟子请教。孟子以“敬叔父”与“敬弟”为例,解释了“敬”的原则,并以此批驳了公都子的观点。
首先,孟子将敬的对象分为了两个层次,一个是长辈,一个是同辈。他用“敬叔父”和“敬弟”两个例子,说明了敬的主体不在于对象的年龄大小,而在于对象的身份地位。在古代社会,尊卑有序是社会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孟子通过这个例子,强调了尊卑有序的重要性。
其次,孟子的观点体现了儒家的人伦理念。儒家认为,人伦之间的关系是社会秩序的基础,而敬是维护人伦关系的重要手段。孟子在回答公都子的问题时,强调了敬的对象不仅仅是年龄大的人,还包括身份地位高的人。这种观点体现了儒家的人伦道德,即尊卑有序,长幼有序。
再次,孟子的答复体现了他的辩证法思维。他不是简单地回答公都子的问题,而是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导公都子对“敬”的理解,这种辩证法的思维方式,体现了孟子的智慧和敏锐。
文章的语言简洁明快,论述深入浅出,充分体现了孟子的语言艺术和辩证法的运用。在修辞手法上,孟子运用了设问、反问等手法,使文章的逻辑更加严密,也使读者更易理解其观点。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是孟子儒家思想的典型代表,其深入浅出的论述方式和独特的辩证法思维,使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