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典籍>四书五经>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五节

孟子

万章章句上·第五节

孟子及其弟子著〔春秋战国〕

原文:

      万章曰:“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曰:“天与之。”
      “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乎?”曰:“否。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曰:“以行与事示之者如之何?”曰:“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天与之天下;诸侯能荐人于天子,不能使天子与之诸侯;大夫能荐人于诸侯,不能使诸侯与之大夫。昔者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故曰: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曰:“敢问荐之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如何?”
      曰:“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天与之,人与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故曰天也。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太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此之谓也。”

注释:

相:辅佐、扶助。
谆谆:反复叮咛。
行与事:行动和事情。
暴:显露,公开。
中国:这里指帝都。

译文:

      万章问:“尧把天下交给舜,有这回事吗?”
      孟子说:“不,天子不能把天下交给他人。”
      万章说:“那么舜得到天下,是谁给他的呢?”
      孟子说:“是上天给他的。”
      万章说:“上天把天下交给他,是谆谆教导命令他的吗?”
      孟子说:“不,上天不说话,是用行为和事实来示意而已。”
      万章说:“用行为和事实来示意,是怎么回事呢?”
      孟子说:“天子能向上天推荐人,却不能叫天把天下交给人;诸侯能向天子推荐人,却不能叫天子让他做诸侯;大夫能向诸侯推荐人,却不能叫诸侯让他做大夫。从前,尧将舜推荐给天,天接受了;又将他公开向老百姓介绍,老百姓接受了;所以说,上天不说话,只是用行为和事实来示意而已。”
      万章说:“冒味地请问,向上天推荐,而上天接受了;向老百姓介绍,老百姓也接受了,这怎么样说?”
      孟子说:“尧派舜主持祭祀仪式,一切神灵都来享用,这是上天接受了;派舜主持政事,而政事治理井井有条,老百姓都安居乐业,这就是民众接受了。是上天把天下交给舜,是人民把天下交给舜,所以说,天子不能把天下交给他人。舜辅佐尧二十八年,这不是单凭人力就能做到的,这有上天的力量。尧去世,三年服丧后,舜避开尧的儿子一直到南河之南,天下诸侯朝拜天子,不去见尧的儿子而去拜见舜;打官司的人,不去见尧的儿子而去拜见舜;歌颂的人,不歌颂尧的儿子而歌颂舜,所以说,这是天意。这之后舜才回到中原,继承天子之位。如果居住尧的宫殿,逼迫尧的儿子,就是篡夺,而不是上天给的了。《尚书·泰誓》上说:‘上天所看见的来自于人民所看见的,上天所听见的来自于人民所听见的。’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评析:

      孟子在这段对话中以天下不能由人赐予为主题,借万章之口探讨了尧把天下让给舜的问题,对尧、舜的德政有深入的剖析和赞美,表达出了“天下非人之所能赐,而是天命所定,民心所向”的观点。
      首先,孟子通过万章的提问,巧妙地引出了他要表达的观点。万章问:“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回答:“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这个否定回答立刻引发了读者的好奇心,为下文铺垫了良好的基础。
      接着,孟子通过对尧、舜的事迹进行叙述,解释了他的观点。他认为,尧之所以能把天下交给舜,并非由尧主观决定,而是因为天命所归,民心所向。这一观点的提出,挑战了当时人们对“天下由天子赐予”的传统观念,提出了“天下非人之所能赐,而是天命所定,民心所向”的新观念。
      在表达这一观点时,孟子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例如,他运用了反问的手法,通过对话的形式,引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对尧、舜的比较,强调了舜的贤德。此外,他还运用了设问的手法,通过设问引导读者思考,使观点更具说服力。
      最后,孟子通过引用《泰誓》中的诗句,“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强调了天命和民心的重要性。这一引用既增强了观点的说服力,又表现了孟子深厚的学识。
      总的来说,这段对话不仅表达了孟子的政治观念,也展示了他高超的辩论技巧和深厚的学识。他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通过对话、叙述、引证等方式,巧妙地引导读者思考,使观点更具说服力。这段对话充分体现了孟子的智慧和才华,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