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典籍>四书五经>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七节

孟子

离娄章句下·第二十七节

孟子及其弟子著〔春秋战国〕

原文:

      公行子有子之丧,右师往吊,入门,有进而与右师言者,有就右师之位而与右师言者。孟子不与右师言,右师不悦曰:“诸君子皆与驩言,孟子独不与驩言,是简驩也。”
      孟子闻之,曰:“礼,朝廷不历位而相与言,不逾阶而相揖也。我欲行礼,子敖以我为简,不亦异乎?”

注释:

公行子:人名,齐国大夫。
右师:先秦时期官名,此处指齐国大夫王驩(huan患),驩字子敖。
简:怠慢、倨傲。
如:简侮(轻侮)、简薄(鄙薄轻视)、简倨(犹高傲)、简恣(简慢放肆)、简亵(怠慢,失敬不恭)、简弛(惰慢弛废)、简怠(怠慢)等。
历位:越过位次。

译文:

      齐国大夫公行子的儿子死了,右师王驩前去吊丧,进了门,有上前与王驩交谈的,也有到王驩座位旁跟他说话的,独有孟子不和王驩说话,右师王驩很不高兴,说:“各位大人都与我打招呼,孟子偏偏不与我说话,是怠慢于我。”
      孟子听到这话,说:“按行为规范的规定,在朝廷上不能越过自己的位子互相交谈,也不在不同的台阶上作揖。我想按规范行事,右师认为我怠慢他,不是太奇怪了么?”

评析:

      孟子在公行子有子之丧时,右师来吊丧,孟子不与右师言,右师不悦,孟子回应的故事。这一段文言文生动地展示了孟子的人格魅力和深厚的儒家礼教素养,也反映了孟子对礼的坚持和尊重。
      首先,从历史背景来看,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这是一个社会风气混乱,礼崩乐坏的时代,然而孟子却坚持儒家的道德礼仪,致力于推广儒家的礼教。在这个故事中,孟子对于礼的坚持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不因右师的地位高而违背礼,这无疑是对儒家礼教的尊重和坚守。
      其次,从作者观点态度来看,孟子对于礼的坚守,体现了其对于儒家思想的深入理解和坚定信仰。他认为,礼是人与人交往的基本准则,不论对方的地位高低,都应当遵守礼的规定。这种观点在当时社会风气混乱的背景下显得格外突出,体现了孟子的高尚品格和坚定信念。
      再次,从写作思路来看,孟子在此段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使得自己的观点更加生动有力。他首先描绘了右师的不悦,然后引出自己对于礼的理解,通过对比和反问,使得自己的观点更加鲜明,也使得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孟子对于礼的坚守。
      此外,从情感和意境来看,孟子在此段中表现出了对于礼的深深尊重和热爱。他对于礼的坚守,也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其在混乱的社会中坚守儒家礼教的决心和毅力,这无疑增加了这段文字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总的来说,这段文言文深刻地反映了孟子对于儒家礼教的理解和坚持,也展现了孟子的高尚品格和人格魅力。他对于礼的坚守,不仅体现了其对于儒家思想的深入理解和坚定信念,也使得读者能够深刻理解儒家礼教的重要性。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