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典籍>四书五经>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十八节

孟子

离娄章句下·第十八节

孟子及其弟子著〔春秋战国〕

原文:

      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
      孟子曰:“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闲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注释:

徐子:人名,姓徐名辟,孟子的学生。《孟子·滕文公上》:“墨者夷之,因徐辟而求见孟子。”
混混:(gǔn)通“滚滚”,水势盛大的样子。
科:通“窠”。《易·说卦》:“其于木也,为科上槁。”这里用为坎、坑之意。
放:至。
浍:田间水沟。
声闻:名声,名誉。

译文:

      徐辟说:“孔子多次对水加以赞美说:‘水啊,水啊!’请问他对于水取的是哪一点呢?”
      孟子说:“有源的泉水滚滚奔涌,不分昼夜,注满了低洼的坑、坎又继续前进,一直流向四海。有本源的都是这样,就取它的这个特点而已。如果没有本源,到七、八月间雨水滂沱,大沟小渠都满了,但它们干涸也是很快的。所以名声超过实际,君子认为是耻辱的事。”

评析:

      孟子对徐子提出的问题的回答。从字面上看,徐子问孔子为何常常赞美水,孟子回答说,因为水源源不断,有源头的水不断流淌,即使是满足了一定的量,也会继续流向四海,这就像有根基的人,不断进步,不断提升。如果没有源头,像七八月的雨水一样,虽然一时之间沟渠满溢,但最终也会被晒干,这就像没有根基的人,虽然一时之间有所表现,但最终也无法持久。孟子在这里借水喻人,表达出他对人的修养和成长的看法。
      首先,这段文字的历史背景是战国时期,这是一个思想百花齐放的时期,各种观点和理论都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发展。孟子作为儒家的重要人物,他的观点和看法对于当时的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这段话,不仅是对孔子的解读,更是对儒家道德伦理的进一步阐述。
      其次,作者的观点态度是坚定的,他认为只有有根基的人才能够不断进步,不断提升,而没有根基的人,虽然一时之间有所表现,但最终也无法持久。这是孟子的人性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人性本善,只要有了良好的教育和引导,人就能够不断提升,不断进步。
      在写作思路上,孟子采用了喻人以水的方法,通过对水的描述,表达出他对人的看法。这种写作方式既形象生动,又能够深入人心,使人们更容易理解他的观点。
      在修辞手法上,孟子采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他把有源头的水比喻为有根基的人,把没有源头的水比喻为没有根基的人。这种比喻生动形象,使人们更容易理解他的观点。
      在作品的情感和意境上,孟子的这段话充满了深沉的哲理。他用深深的哲理,告诉人们只有有根基的人才能够不断进步,不断提升。
      在作品的风格和特点上,孟子的这段话语言简洁,意义深远,充满了哲理。这是孟子作品的一大特点,他的作品既富有哲理,又富有实用性。
      总的来说,孟子的这段话,不仅表达出他对人的修养和成长的看法,也反映出他对儒家道德伦理的深入理解。他用深深的哲理,告诉人们只有有根基的人才能够不断进步,不断提升。这是我们今天仍需要学习和借鉴的。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