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及其弟子著〔春秋战国〕
原文:
孟子曰:“伯夷,非其君不事,非其友不友。不立于恶人之朝,不与恶人言。立于恶人之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推恶恶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焉。是故诸侯虽有善其辞命而至者,不受也。不受也者,是亦不屑就已。柳下惠,不羞污君,不卑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阨穷而不悯。故曰:‘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故由由然与之偕而不自失焉,援而止之而止。援而止之而止者,是亦不屑去已。”
孟子曰:“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与不恭,君子不由也。”
孟子曰:“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与不恭,君子不由也。”
注释:
涂炭:《书·仲虺之诰》:“有夏昏德,民坠涂炭。”比喻污浊的地方之意。
浼:(měi美)《诗•邶风•新台》:“新台有洒,河水浼浼。”《淮南子·人间训》:“所浼者多矣。”《说文》:“浼,污也。从水,免声。”这里用为沾染之意。
柳下惠:姓展名获,字禽。鲁国大夫。柳下是他住的地方,惠是他的谥号,故称柳下惠。
汙:(wū污)这里用为贪官污吏的污之意。
佚:(yì役)《书·盘庚上》:“惟予一人有佚罚。”《逸周书》:“牛马畜兽有郊佚者,取之不诘。”《论衡》:“宣帝之时,得佚《尚书》及《易》、《礼》各一篇。”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佚民者,独乐其身之民也。”本义是指散失,这里用指为隐逸的人之意。
厄穷:困窘。
袒裼裸裎:古代行礼时,袒出上衣之左袖,以左袖插入前襟之右,而露出裼衣,或袒所有衣服之左袖,而露出左臂,这是一种违礼不敬之举。这里用为袒臂露身之意。
由由然:很随便的遵从别人。
由:《诗•小雅•宾之初筵》:“匪言勿言,匪由勿语。”《诗·大雅·假乐》:“不愆不忘,率由旧章。”高亨注:“由,从也。”《论语·泰伯》: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孟子·梁惠王上》:“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荀子·成相》:“隐讳疾贤,良由奸诈,鲜无灾。”这里用为遵从,遵照之意。
推恶恶之心:把讨厌邪恶的心思推广开来。
望望然:去而不顾的样子。
浼:(měi美)《诗•邶风•新台》:“新台有洒,河水浼浼。”《淮南子·人间训》:“所浼者多矣。”《说文》:“浼,污也。从水,免声。”这里用为沾染之意。
柳下惠:姓展名获,字禽。鲁国大夫。柳下是他住的地方,惠是他的谥号,故称柳下惠。
汙:(wū污)这里用为贪官污吏的污之意。
佚:(yì役)《书·盘庚上》:“惟予一人有佚罚。”《逸周书》:“牛马畜兽有郊佚者,取之不诘。”《论衡》:“宣帝之时,得佚《尚书》及《易》、《礼》各一篇。”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佚民者,独乐其身之民也。”本义是指散失,这里用指为隐逸的人之意。
厄穷:困窘。
袒裼裸裎:古代行礼时,袒出上衣之左袖,以左袖插入前襟之右,而露出裼衣,或袒所有衣服之左袖,而露出左臂,这是一种违礼不敬之举。这里用为袒臂露身之意。
由由然:很随便的遵从别人。
由:《诗•小雅•宾之初筵》:“匪言勿言,匪由勿语。”《诗·大雅·假乐》:“不愆不忘,率由旧章。”高亨注:“由,从也。”《论语·泰伯》: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孟子·梁惠王上》:“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荀子·成相》:“隐讳疾贤,良由奸诈,鲜无灾。”这里用为遵从,遵照之意。
推恶恶之心:把讨厌邪恶的心思推广开来。
望望然:去而不顾的样子。
译文:
孟子说:“伯夷这个人,不是他所理想的君主不侍奉,不够格的朋友不交往,不在凶恶的人的朝廷里做官,不与凶恶的人谈话;如果在恶人的朝廷里做官,和恶人交谈,就好象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坐在污泥和炭灰等污浊的地方上一样。推想他厌恶恶人的心理,想象他与乡下人站在一起,那人衣冠不整,他就会愤愤然离开,好象他将会被沾染上一样。因此,诸侯中虽然有人用动听的言辞来聘请他,他却不接受。不接受的原因,是因为他瞧不起那些人。 “柳下惠并不觉得侍奉贪官污吏是耻辱,不会因官职小而觉得卑贱;他进职不隐藏自己的才干,必定要按自己的主张行事;被冷落遗忘而隐逸也不怨恨,处于困窘之境也不发愁。所以他说:‘你是你,我是我,即使有美女一丝不挂赤裸裸站在我身边,又怎么能迷惑沾染我呢?’所以他很随便的遵从与她站在一起而不会失去理智,即使拉着他让他留下他也留下。拉着他让他留下他也留下的原因,是因为他瞧不起那些人。” 孟子又说:“伯夷这个人狭隘,柳下惠有失庄严。狭隘和有失庄严,都是君子不该遵从和仿效的。”
评析:
孟子在这段文字中,用伯夷与柳下惠二人作为比较的对象,通过描述他们不同的行为态度来阐述其道德观与人生态度。这不仅反映了孟子对于人性的深刻洞察,也展现了他对于理想人格的独到见解。
伯夷被孟子描述为一个极端洁身自好的人。他坚持“非其君不事,非其友不友”的原则,甚至在恶人的朝廷中也不肯立足,不与恶人交谈。这种高度的道德自律和清高,使得伯夷在孟子眼中显得“隘”,即心胸狭窄,不能容纳世俗的不完美。伯夷的这种态度,虽然体现了其高尚的道德情操,但也表现出一种过度的偏执和排斥,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比之下,柳下惠则显得随和得多。他不以侍奉坏君主为耻,也不因官职小而自卑。他坦诚而不隐藏自己的才能,对待遗失的财物和困厄的境遇都能心平气和。柳下惠的这种态度,被孟子赞誉为“不恭”,即不拘小节,能够随遇而安。柳下惠的这种人生观,体现了一种宽容和接纳的态度,更能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实践。
然而,孟子在最后指出,“隘与不恭,君子不由也。”他认为,伯夷的偏执和柳下惠的随和都不是君子应有的态度。君子应该有的道德标准是既不过于清高,也不过于随俗,而是要在清高与随和之间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这个平衡点既能保持个人的道德原则,又能适应现实社会的复杂多变。
孟子的这段文字运用了对比、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阐述了他的道德观和人生观。他通过伯夷和柳下惠这两个历史人物的具体行为来阐述抽象的道德原则,使得这些原则更加具体、生动、易于理解。同时,他也通过这段文字展现了他对于理想人格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思考。
总的来说,孟子的这段文字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也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如何做人、如何处世的宝贵启示。它告诉我们,做人应该既有高尚的道德追求,又能适应现实社会的复杂多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伯夷被孟子描述为一个极端洁身自好的人。他坚持“非其君不事,非其友不友”的原则,甚至在恶人的朝廷中也不肯立足,不与恶人交谈。这种高度的道德自律和清高,使得伯夷在孟子眼中显得“隘”,即心胸狭窄,不能容纳世俗的不完美。伯夷的这种态度,虽然体现了其高尚的道德情操,但也表现出一种过度的偏执和排斥,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比之下,柳下惠则显得随和得多。他不以侍奉坏君主为耻,也不因官职小而自卑。他坦诚而不隐藏自己的才能,对待遗失的财物和困厄的境遇都能心平气和。柳下惠的这种态度,被孟子赞誉为“不恭”,即不拘小节,能够随遇而安。柳下惠的这种人生观,体现了一种宽容和接纳的态度,更能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实践。
然而,孟子在最后指出,“隘与不恭,君子不由也。”他认为,伯夷的偏执和柳下惠的随和都不是君子应有的态度。君子应该有的道德标准是既不过于清高,也不过于随俗,而是要在清高与随和之间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这个平衡点既能保持个人的道德原则,又能适应现实社会的复杂多变。
孟子的这段文字运用了对比、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阐述了他的道德观和人生观。他通过伯夷和柳下惠这两个历史人物的具体行为来阐述抽象的道德原则,使得这些原则更加具体、生动、易于理解。同时,他也通过这段文字展现了他对于理想人格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思考。
总的来说,孟子的这段文字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也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如何做人、如何处世的宝贵启示。它告诉我们,做人应该既有高尚的道德追求,又能适应现实社会的复杂多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