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典籍>四书五经>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七节

孟子

公孙丑章句上·第七节

孟子及其弟子著〔春秋战国〕

原文:

      孟子曰:“矢人岂不仁于函人哉?矢人唯恐不伤人,函人唯恐伤人。巫匠亦然,故术不可不慎也。孔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莫之御而不仁,是不智也。不仁、不智、无礼、无义,人役也。人役而耻为役,由弓人而耻为弓,矢人而耻为矢也。如耻之,莫如为仁。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注释:

矢人:造箭的人。
函人,造盾牌的人。
巫:巫医,古代治病也多由他们担任。
匠:匠人,这里特指做棺材的木匠。
术:这里指选择谋生之术,也就是选择职业。
御:阻挡。
由:同“犹”,好像。

译文:

      孟子说:“造箭的人难道不如造销甲的人仁慈吗?造箭的人唯恐自己造的箭不能够伤害人,造销甲的人却唯恐箭伤害了人。医生和棺材匠之间也是这样。所以,一个人选择谋生职业不可以不谨慎。孔子说:‘居住在有仁厚风气的地方才好。选择住处而不迷在有仁厚风气的地方,怎么能说是明智呢?’仁,是上天尊贵的爵位,人间最安逸的住宅。没有人阻挡却不选择仁,是不明智。不仁不智,无礼无义的人,只配被别人驱使。被别人驱使而引以为耻,就像做了造弓的人却又以造弓为耻,做了造箭的人却又以造箭为耻一样。如果真正引以为耻,那就不如好好行仁。有仁德的人就像射手:射手先端正自己的姿势然后才放箭;如果没有射中,不怪比自己射得好的人,而是反过来找自己的原因。”

评析:

      此段文言文引自孟子,深邃而富有哲理。孟子的言论总是善于从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入手,进而升华到道德、仁义的层面,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孟子以矢人和函人为例,矢人制造箭矢,希望其能伤人,而函人制作盾牌,希望其能防御伤害。两者的出发点截然不同,但都是出于职业需要。这就如同生活中的我们,每个人所处的环境和角色不同,其观念和行为也会有所不同。但关键在于,我们不能因为外界的影响而失去对仁的追求。正如巫匠,虽然其职业与杀伤有关,但他们内心仍应坚守仁爱。
      孟子进一步引用孔子的话:“里仁为美。”意味着人的内心应当追求仁爱,这才是真正的美。仁爱不仅是天赋予人的最高荣誉,也是人心灵的归宿。无法抗拒外界的诱惑而不仁,是不明智的。不仁、不智、无礼、无义的人,只能成为别人的仆役。这种人即使感到羞耻,也只是耻于自己的身份,而不是耻于自己的不仁。如同制弓的人耻于制弓,制箭的人耻于制箭,他们都没有意识到真正应该感到羞耻的是自己的不仁。
      而如何达到仁呢?孟子给出了答案:“如耻之,莫如为仁。”即如果真的感到羞耻,不如努力去实践仁爱。仁者如同射手,先端正自己的姿态然后才放箭。如果没有射中,不怪别人比自己强,而是反省自己。这种态度正是我们在追求仁的过程中应有的。我们不应怨天尤人,而是应该反求诸己,从自身找原因。
      孟子的这段话不仅告诉我们仁的重要性,还告诉我们如何达到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坚持、自省和努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内心的美,成为真正的人。
      此段文言文虽然简短,但其中蕴含的哲理却十分深刻。它告诫我们,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不应失去对仁的追求。同时,也提醒我们,在追求仁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自省和努力。这些都是我们在现代社会中仍然需要坚守和实践的价值观。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